除湿散寒—祛痰通络酒 2025-09-24 16:29:52 偏方大全 4℃ 0 除湿散寒—祛痰通络酒 祛痰通络酒[药物组成] 川芎 桂枝 白芥子 当归尾 全蝎 红花 白僵蚕 杜仲 生姜等行痹者上方加川牛膝。顽痹者上方加半夏、千年健、党参。[功能主治] 除湿散寒;活血祛风、化痰通络。治疗痹证。[用法用量] 每日早晚服2.5-3g,一百日为一疗程。[制备方法] 将上药浸泡在适量的白酒中,一个月后即可饮用。[资料来源] 《中国医药学报》1991,6(1):49按:基本方主...
杜仲牛膝酒 2025-09-24 16:29:52 偏方大全 4℃ 0 杜仲牛膝酒 杜仲牛膝酒——原名“杜仲酒”[药物组成] 杜仲(去粗皮,炙判)二两 独活(去芦头)半两 附子(炮裂,去皮脐) 牛膝(去苗)一两 仙灵脾三分[功能主治] 治伤寒后体虚,元脏挟风冷,腰膝疼痛,行走不得。[用法用量] 每次温服三二合,每日三服,未愈,再浸服。[制备方法] 上药到细,用生绢袋盛,浸酒五升,密封口七日。[资料来源] 明·<普济方)-...
活血止痛—乌蛇灵仙酒 2025-09-24 16:29:52 偏方大全 4℃ 0 活血止痛—乌蛇灵仙酒 乌蛇灵仙酒[药物组成] 乌梢蛇10g 威灵仙 独活 千年健 红花各15g 土虫5g 川芎10g 当归 鸡血藤 黄芪各15g 细辛5g[功能主治] 祛风除湿、通经活络、活血止痛。主治坐骨冲经痛。[用法用量] 每次服lOml,日服二次。饮1kS酒为一疗程。[制备方法] 将上药放人瓶内,然后加黄酒至瓶满,封闭瓶口,三日后开始服用(随服用随加酒)。[资料来源] <辽宁...
坐骨神经炎—乌头地龙酒 2025-09-24 16:29:52 偏方大全 4℃ 0 坐骨神经炎—乌头地龙酒 乌头地龙酒[药物组成] 生川乌 草乌 红花各15e 地龙 寻骨风 伸筋草各30s 生黄芪 全当归各tog[功能主治] 温经散寒,通络止痛。治疗坐骨神经炎。[用法用量] 每次服10-20mi,每日早晚各一次,服完为 一疗程。一般可连服一至二疗程。[制备方法] 白米酒1L,将上药装瓶封闭一星期后即成。[资料来源] 《四川中医》1990,(3):32按:治疗期间注意避风...
薏苡防风酒 2025-09-24 16:29:52 偏方大全 4℃ 0 薏苡防风酒 薏苡防风酒——原名“薏苡仁酒”[药物组成] 薏苡仁 牛膝(去芦)各三两 防风(去芦) 独活 生干地黄各二两 当归(微炒) 酸枣仁(微炒) 黄柏 丹参(去芦) 桂心 附子(炮裂,去皮脐)各二两 黑豆(炒令熟)五合[功能主治] 治肾脏风毒流注,腰膝拘急疼痛。[用法用量] 饭前温服一小盏。[制备方法] 用生绢袋盛,用酒二斗,浸五七宿。[资料来源] 宋·《太平圣惠方》、明·《普济方》...
蓼木秫米酒 2025-09-24 16:29:52 偏方大全 4℃ 0 蓼木秫米酒 蓼木秫米酒——原名“天蓼木酒”[药物组成] 天蓼木(到)十斤 秫米一石 细曲(捣碎)十斤 黑豆二升 。[功能主治] 补五劳,祛风益气,治膝痛。[用法用量] 温饮一盏,一日二次。[制备方法.) 上以水三石,先煮天蓼木取汁一石,去渣,秫米黑豆一处净淘,蒸熟放冷,用药汁拌匀,人不津瓮中密封三七日开。[资料来源] 宋·《太平圣惠方》...
加味地黄酒 2025-09-24 16:29:51 偏方大全 4℃ 0 加味地黄酒 加味地黄酒[药物组成] 熟地250g 红参0e 黄芪lOOg 当归me地龙30g 山甲珠20g 田三七20g 白酒2L ,[功能主治] 坐骨神经痛。[用法用量] 每次25g,日服二次。[制备方法] 诸药共捣细,加白酒2L,浸七日开始服用。[资料来源] (四川中医)1984,(6):55...
桂术苓甘酒 2025-09-24 16:29:51 偏方大全 4℃ 0 桂术苓甘酒 桂术苓甘酒[药物组成] 桂心三两 白术四两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[功能主治] 肾著[用法用量] 一次服完,每日三次。[制备方法] 上药捣筛为细末,每次服三方寸匕,放人酒一升,煮五六沸,去渣。[注意事项] 忌生葱、桃李、雀肉、海藻、菘菜、酢物。[资料来源] 唐·《外台秘要》...
乌黏子浸酒 2025-09-24 16:29:51 偏方大全 4℃ 0 乌黏子浸酒 乌黏子浸酒[药物组成] 乌黏子二升 甘菊花四两 天蓼木二斤[功能主治] 腰脚顽麻无力,头目眩,五脏虚。[用法用量] 随性饮服。[制备方法] 上药用酒一斗,浸四五宿。[资料来源] 明·《医方类聚》...
仙灵桂附酒 2025-09-24 16:29:50 偏方大全 4℃ 0 仙灵桂附酒 仙灵桂附酒——原名“仙灵脾浸酒”[药物组成] 仙灵脾三两 桂心 防风(去芦头) 虎胫骨(涂酥炙微黄) 羌活 萆藓 芎劳 生干地黄 海桐皮 牛膝(去苗) 骨碎补(去毛) 附子(炮裂,去皮脐)以上各二两[功能主治] 治风,腰膝疼痛。[用法用量] 随性饮之,酒少再添,待药味薄,即再配制,以差为度。[制备方法] 上药细判,用生绢袋盛,以清酒二斗,于瓷瓶中浸,密封。经五日后用。[注意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