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萸子酒(寒疝颁发)

吴萸子酒(寒疝颁发)

偏方大全 4℃ 0
吴萸子酒(寒疝颁发) [配方] 吴萸子9克,小茴香(炒)15克.广木香3克,生姜5克,淡豆鼓30克,黄酒200毫升。[制法] 上药用黄酒煎至减半,去渣,待温,备用。[功用] 温经通脉。[主治] 寒疝颁发、绞痛难忍。[用法] 口服。每日1剂,分2次温服。[附记] 引自《药酒汇编》。...
三香酒(止痛)

三香酒(止痛)

偏方大全 4℃ 0
三香酒(止痛) [配方] 南木香、小茴香、八角苘、川楝肉各9克,白酒(陈酒适量。[制法] 将前4味捣碎,同入锅内炒,入葱白(连须)5根,水1碗,同入锅,将碗罩住,候煎至半碗,取出,去渣,入陈酒半碗,合和入炒盐一茶匙,凋匀,待用。[功用] 散寒、理气、止痛。[主治] 偏坠气。[用法] 口服。趁温1次空腹顿服。[附记] 引自《万病回春》...
消肥酒(鹤膝风)

消肥酒(鹤膝风)

偏方大全 4℃ 0
消肥酒(鹤膝风) [配方] 芒硝30克,肥皂角(去子)1个,五味子、砂糖各30克,生姜汁100毫升,酒醅糟120克;加入烧酒尤妙。 [制法] 将前3味研细末,与砂糖、姜汁、酒酿糟(或烧酒)研匀,备用。[功用] 温经、散结、通络。[主治] 鹤膝风。 [用法] 外用。取此酒日日涂之,日涂擦数次。 [附记] 引自《本草纲目》...
金蟾脱甲酒(杨梅疮)

金蟾脱甲酒(杨梅疮)

偏方大全 4℃ 0
金蟾脱甲酒(杨梅疮) [配方] 大蛤模(去内脏)1只,白酒2500毫升。[制法] 将上药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隔水煮3炷香,即止,收起一次日用。[功用] 清热解毒。 [主治] 杨梅疮,不论新久轻重皆效。又治杨梅结毒,筋骨疼痛,诸药不效者更妙。[用法] 口服。随量饮之,以醉力度。冬夏盖暖令出汗。存酒次日只服量之一半,服够7日后,不许见风为要。[附记] 引自《外科正宗》。忌口及房事...
蛇伤药酒(蛇咬伤)

蛇伤药酒(蛇咬伤)

偏方大全 4℃ 0
蛇伤药酒(蛇咬伤) [配方] 入土金、三丫苦、鸡骨香各75克,田基黄、半边旗各40克,半边莲适量,米酒500毫升。 [制法] 将前6味捣碎,置容器中,加入米酒,密封,浸泡1个月后即可取用。 [功用] 清热解毒。 [主治] 毒蛇咬伤。 [用法] 口服。成人每次服40-50毫升,小儿服25毫升,日服2-3次。外用:用药棉浸酒湿敷伤门及周围处,日敷数次。 [附记] 引自《新医药通讯》。已治2...
解毒消疮酒(杨梅疮)

解毒消疮酒(杨梅疮)

偏方大全 4℃ 0
解毒消疮酒(杨梅疮) [配方] 牛蒡根、川芎、羌活、五加皮、杜仲、甘草、地骨皮、薏苡仁各30克,海桐皮60克,生地200克,白酒2000毫升。[制法] 将前10味切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10天后,过滤去渣,即成。[功用] 祛风解毒、凉血活血。[主治] 杨梅疮、风毒腰痛等。[用法] 口服。每次服10~15毫升,日服3次。[附记] 引自《药酒汇编》。...
紫荆皮酒(鹤膝风)

紫荆皮酒(鹤膝风)

偏方大全 4℃ 0
紫荆皮酒(鹤膝风) [配方] 紫荆皮9克,白酒40毫升。[制法] 上药用白酒煎至减半,去渣,待用。[功用] 祛风通络。[主治] 鹤膝风。[用法] 口服。每日1剂,分2次服。[附记] 引自《本草纲目》。方名为编者拟加。...
复方山扁豆酒(毒蛇咬伤)

复方山扁豆酒(毒蛇咬伤)

偏方大全 4℃ 0
复方山扁豆酒(毒蛇咬伤) [配方] 山扁豆全草、金牛远志全草、瓜子金全草各25克.卵叶娃几藤根250克,无患子,乌柏根各25克,六棱菊9克,甘草15克,白酒1500毫升。[制法] 将前8味洗净,切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.浸泡7—15天后,过滤去渣,即成。[功用] 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。[主治] 毒蛇咬伤。[用法] 口服。成人每次服15-20毫升(约2汤匙),每隔1小时服1次。小儿酌减...
蛇伤治酒

蛇伤治酒

偏方大全 4℃ 0
蛇伤治酒 [配方] 山扁豆200克,香茶菜、瓜子金、一支箭、两面针果各100克,60度白酒1000—1500毫升。 [制法] 将前5昧按比例共研细末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15天后,过滤去酒,即成。 [功用] 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。 [主治] 各种毒蛇咬伤。 [用法] 口服。首次以微醉为度,以后每次服10-15毫升,至病情控制为止。改为日服3次。 [附记] 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...
芪斛酒(鹤膝风)

芪斛酒(鹤膝风)

偏方大全 4℃ 0
芪斛酒(鹤膝风) [配方] 生黄芪240克,金钗石解60克,牛膝15克,薏苡仁6克,肉桂16克,白酒300毫升。[制法] 上药加水5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再加入白酒,煎数沸后,待温,去渣;备用。[功用] 益气养阴、散寒通络。[主治] 鹤膝风。[用法] 口服。每日1剂,分3次服。药后拥被而卧。[附记] 引自《药酒汇编》。药后盖被,任其汗出,切不可坐起张风,侯汗出到脚底涌泉穴,始可去被。...